牙体牙髓科

信息来源:kqyy     作者:kqyy     发布时间:2018-09-06

牙体牙髓科室简介简介

 


牙体牙髓科前身为口腔内科该科成立于1983是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成立最早的三大主要业务科室之一。2012年牙体牙髓科独立于口腔内科并凭借其雄厚的实力成为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点科室是广西目前牙体牙髓病学专业技术人员最多专业最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口腔专科门诊 

我科占地面积达1千多平方米月均门诊量约2300人次年门诊量约将近3万人次共有牙科综合治疗椅24配备了国际一流的治疗设备与器械包括牙科手术显微镜椅旁3D口内扫描仪冷光美白仪数码X光机镍钛根管预备动力系统及全能根管热压充填系统等全科共有医生28护士14其中教授2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主治医师13医师8我科除了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还具备强大的科研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梯队是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学科具有博士生导师1硕士生导师1博士学位2硕士25归国留学人员4

2012年我科成立以来现承担国家级课题4已完成及在研的省部级厅局级课题有十余项发表SCI及国内专业核心学术期刊学术论文数百篇与日本瑞典德国英国美国等国高校或研究所保持长期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同时是口腔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的博士授予点和国家级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深厚的科研底蕴使我科的临床诊疗理念及技术能始终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并同时引领全广西牙体牙髓病治疗学的发展承接了全区大部分疑难牙体牙髓病患者的转诊治疗工作在区内率先引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显微微创牙体牙髓疾病治疗及椅旁数字化修复理念开展了显微根管治疗技术显微微创根尖外科手术牙髓血管化再生技术牙再植术及CADCAM椅旁全瓷嵌体修复技术等

我科长期作为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的重要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基地在全科医务人员的共同不懈的努力下已在全区患者当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与信誉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口腔专业医学人才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广西最大的技术实力最强的诊治牙体牙髓病的专业科室成就是昨天的句号开拓是永恒的主题我科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及教学科研能力苦练内功与时俱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把我科建设推上新台阶

牙体牙髓病学学术骨干

陈文霞,毕业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2006年至2007年在美国天普大学牙学院参加牙髓病专科医师培训。主要从事牙髓组织再生及根管感染控制方面的研究,为国内最早研究和推广临床应用牙髓生物材料MTA的专家之一,2003年开始进行超声倒预备的临床应用推广和系列研究。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厅级科研项目3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一等奖各一项,国家实用型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共27篇,包括在JOEOral Diseases上发表研究论著。担任全国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三五”规划教材《牙体牙髓病学》(第5版)的编委。先后培养研究生42名,毕业34名,在读博士生2名。

谢方方,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2011-2012年留学美国天普大学,主要从事牙体牙髓病治疗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高分子纳米材料诱导牙本质仿生矿化方面的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近5年承担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在研省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3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一等奖各一项。先后发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其中1篇论文被选为封面文章。

 

 

科学研究

一、牙髓再生

    牙髓根尖周疾病理想的生物学治疗效果是使牙髓活力重新恢复,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治疗是朝这一目标发展组织工程学治疗手段。本研究方向以细胞归巢形式的牙髓再生为目标,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研究:

 

1、牙髓血管化再生微环境和生物支架的研究

    通过体内外一系列实验,探索更适宜牙髓再生的微环境,优化重建牙髓组织的牙髓再生技术。对牙本质、PRPPRF作为牙髓再生支架在生长因子的释放、降解、促进干细胞的迁移等生物学功能进行了评价,首次建立了细胞与静脉血共离心制备hDPCs-PRF复合体的新方法,解决了干细胞与PRF支架复合的难题,研究结果发表在JOE杂志上。

 

   左图:牙髓细胞突起伸入牙本质小管中   右图:PRP支架中的牙髓细胞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B, F, J) vimentin, (C, F, K) CD45, (D, H, I) DSPP for the PRF-hDPC complex in the BC group. (AD) The 0-day PRF-hDPC complex. Seeded cells (arrow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buffy coat stained positive for vimentin, negative for CD45, weakly positive for DSPP.

(EL) The 7-day PRF-hDPC complex. (EH) Spindle cell colonies (IL)  a layer of spindle cells along the edgeof the buffy coat stained  positive for vimentin, negative for CD45, weakly positive for DSPP. (MX)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PRF-hDPC complex.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MR) The 0-day PRF-hDPC

complex. (MO) Leukocytes were enmeshed in the fibrin network. (PR) The seeded cells (arrows) were inserted in the interspaces between the fibrin. (SX) The 7-day PRF-hDPC complex. hDPCs (arrows) adhered firmly in the (SU) spindle cell colonies distributed along the edge of (VX) the buffy coat.

 

2、 内源性细胞归巢形式的牙髓再生机制

    内源性干细胞归巢形式的牙髓再生具有方便临床转化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与CXCR4特异性结合后形成的SDF-1/CXCR4轴在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修复和再生过程中发挥作用。该研究利用SDF-1趋化CXCR4阳性细胞迁移的生物学功能,通过体内外一系列研究探讨 SDF-1/CXCR4信号轴诱导体内干细胞归巢参与牙髓再生的机制和效果。

 

                


                                   SDF-1在体内诱导牙髓再生新生组织的组织学结构


3、外泌体在牙髓再生中的生物学作用

    外泌体(exosome, EXO)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小囊泡,通过传递其携带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替代母体细胞发挥生物学作用。本研究将探讨外泌体在牙髓再生中的作用。

 

4、本研究方向科研支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PS刺激人牙髓干细胞产生的外泌体在牙髓再生中的作用(817601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DF-1/CXCR4轴介导内源性细胞归巢的牙髓再生机制研究(815601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牙髓血管化再生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释放与调控(81160133

广西科技厅攻关项目:干细胞技术应用于牙髓组织再生的机理研究(10124001A-42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桂卫重200637):年轻无髓恒牙牙髓重建的临床研究

 

二、        口腔感染微生物学研究

    疱疹病毒与口腔感染性疾病的相互关系已经引起了关注,EB病毒与巨细胞病毒的共同感染有使口腔疾病向重症方向发展的趋势。逆行性牙髓炎是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分型中的一种,它是由牙周支持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后形成的深牙周袋内的细菌、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进入牙髓,导致牙髓炎症,探讨在牙周支持组织损害的进展过程中参与致病的微生物具有更强的致病性或有病毒参与协同作用,该研究获广西科技厅重点项目资助。

 

1、牙周可疑致病菌与逆行性牙髓炎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了5种主要的牙周致病菌PgTfTdPiAa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龈下菌斑和牙髓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差异;PgPiTfTd均与逆行性牙髓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Pg在牙周组织中的致病性较显著,PiTfTd在引发牙髓组织感染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AaPgPiTfTd五种微生物在总菌中所占的构成比不大,提示可能尚存在其他的优势致病微生物参与逆行性牙髓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2、逆行性牙髓炎与人疱疹病毒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EB病毒1(EBV-1)EB病毒2(EBV-2)、人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疱疹病毒1(HSV-1)在逆行性牙髓炎患者龈沟液和牙髓组织中的检出情况,探讨人疱疹病毒与牙周炎症、牙周破坏程度和牙髓组织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逆行性牙髓炎龈沟液中人疱疹病毒HCMV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HCMV与牙周组织破坏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而EBV-1在龈沟液和牙髓组织中均有较高检出率,提示EBV-1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3、本研究方向科研支持项目:

     广西科技厅重点项目:牙髓牙周联合病变中疱疹病毒与细菌相互关系的研究(2011GXNSFD018036)

 

三、牙本质仿生矿化方面研究

龋病等引起牙体缺损及相关症状的疾病理想的生物学治疗效果是实现牙体形态和功能的完全恢复,牙本质仿生矿化是朝这一目标发展的治疗手段之一。本课题组采用具有“人工蛋白”之称的树枝状大分子(改性PAMAM)替代在牙本质矿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非胶原蛋白,通过体内外一系列实验,探索适宜牙本质仿生矿化的微环境,探讨诱导胶原纤维内仿生矿化的机制。                                     

1、本研究方向科研支持项目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PAMAM-COOHPAMAM-PO3H2联合构建新型的牙本质基质蛋白-1仿生体系诱导胶原纤维内仿生矿化的机制探索》(81760204项目负责人:谢方方)基于对非经典矿化理论及引导组织再矿化等相关理论的认识, 采用PAMAM-COOH PAMAM-PO3H2联合构建新型的DMP-1仿生体系模拟DMP-1N-端稳定ACP的作用及C-端氨基酸片段成核结晶的功能,研究其在胶原纤维内诱导磷灰石晶体成核生长的作用,探讨胶原纤维内仿生矿化的机制,探索提高胶原纤维内矿化的方法和手段,为牙本质的仿生矿化提供新的理论策略。

 


1.2、省级科研基金支持项目: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促进牙本质再矿化的纳米复合材料研究(2011GXNSFA018291);

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 改性PAMAM 诱导牙本质再矿化的体外研究,2013YB056);

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 改性PAMAM模板诱导牙本质仿生矿化的实验探索(S201305-01)。

 

2、本研究方向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部分):

2.1采用 Pramanik 水化学反应的方法所制备的 PAMAM/n-HAP,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表征和验证后,应用于脱矿牙本质小管的封闭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修复牙本质小管的效果进行评。结果表明PAMAM/n-HAP能够借助表面的羧基与暴露的胶原纤维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能够在较深的位置稳定封闭牙本质小管,提示其可成为一种新型的脱敏材料应用于临床。本研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 Polymer edition

 

Lin  X, Xie F, Ma X, Hao Y, Qin H, Long J: Fabr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dendrimer-functionalized nano-hydroxyapatite its application in  dentin tubule occlusion.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 Polymer edition  2017, 28(9):846-863.



An-HAP: 纳米羟基磷灰石; B:PAMAM: 聚酰胺-

 

2.2 通过将PAMAM-COOH处理及未处理的脱矿牙模型缝合到大鼠的颊部内侧进行矿化后,采用SEMEDS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测试对新形成的析出物进行检测,从而评估羧基改性的聚酰胺-胺型树枝状聚合物(PAMAM-COOH)对人脱矿牙本质生物矿化与阻塞牙本质小管的能力。结果表明PAMAM-COOH促进脱矿牙本质生物矿化并在封闭开放的牙本质小管上显示出有效影响。

 

Xie  F, Wei X, Li Q, Zhou T: In vivo analyses of the effects of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 on dentin biomineralization dentinal  tubules occlusion. Dental materials journal 2016, 35(1):104-111.

  

     


脱矿牙本质经去离子水(A组)和PAMAM-COOHB组)处理并浸泡在大鼠唾液2周(a1b1)、4周(a2b2)以及6周(a3b3)后样本表面300×和4000×(右上角)放大的SEM显微照片。

 

国家专利

      一种动物口腔诊疗支架:本专利属于兽医医疗用具领域,可应用于动物口腔检查、护理等医护过程。使用该器械可有效保护动物口腔软组织、开放手术视野、隔离唾液污染等。且该支架设计精巧、方便拆卸、组装,利于推广。护过程。使用该器械可有效保护动物口腔软组织、开放手术视野、隔离唾液污染等。且该支架设计精巧、方便拆卸、组装,利于推广。

 

 


研究生培养代表性成果:

12012级硕士研究生何璇发表SCI文章《A New Method to Develop Human Dental Pulp Cells Platelet-rich Fibrin Complex.

                 


He  X, Chen WX, Ban G, Wei W, Zhou J, Chen WJ, et al. A New Method to  Develop Human Dental Pulp Cells Platelet-rich Fibrin Complex.  Journal of endodontics 2016;42(11):1633-1640.

22012级硕士研究生韦小浪发表SCI文章《In vivo analyses of the effects of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 on dentin biomineralization dentinal tubules occlusion


32013级硕士研究生苏心韵发表SCI文章《Three-dimensional organotypic culture of human salivary glands: the slice culture model


X SuD FangY LiuM RamamoorthiThree-dimensional organotypic culture of human salivary glands: the slice culture model

42014级硕士研究生林轩东发表SCI文章《Fabr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dendrimer-functionalized nano-hydroxyapatite its application in dentin tubule occlusion》作为封面文章被收录在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 Polymer 》。

                                                


 

 

临床先进技术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


数字化牙体修复技术:利用3shape 口内扫描仪进行扫描取模、比色、设计修复体等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及精确度,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效率。

 

  


 

临床病例获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