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牙”含大爱,温暖送乡民——记2016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信息来源:kqyy 作者:文/莫书武 韦蓓蓓 图/朱晓玲、严敏 发布时间:2016-08-26
2016年8月19日,伴着蒙蒙细雨,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暑期“三下乡”正式拉开帷幕。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附属口腔医院院长周诺,院党委副书记黄勇带领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前往百色靖西市参加志愿服务。 课堂在基层 交流焕新知 19号下午,周诺副校长带队到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荣代牙科集团交流,指导。荣代创始人暨杰出校友何超先生向大家介绍了牙科集团特色项目:标准化操作、消毒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心安全、更美更健康为服务理念,推行人性化服务。周诺副校长指出,口腔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践行校企合作模式,将每年派学生到实践基地实习、实践,与荣代牙科集团合作,培训靖西基层牙医,力争打造“国家级基层牙病防治示范基地”。 19日晚,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牙祖科为靖西市100多名基层牙医做了《关注牙周·服务患者》的学术报告,把大学课堂延伸到基层,基层医生获得专家现场指导。 学生也在参观学习、讲座指导中得到教育,意识到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光学好专业知识远远不够,还要了解该行业的新动向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作为基层医生也并非大材小用,要有社会责任感,扎根基层一样能够大有作为。 普及牙防知识 口腔笑容绽放 20号上午,靖西仍下着丝丝细雨,志愿服务团来到中山广场开展义诊。 “医生,我的牙好黄,要不要做美白?”“我最近刷牙时有出血,这是为什么?”……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随行医生利用手电筒、棉签等医疗工具为群众进行检查,耐心解释病情,就病情提供专业的建议。 其中,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因牙龈肿大前来咨询。老奶奶一张开嘴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粘膜科副主任医师牙祖科就判断出她的牙龈已经长了脓包。接着,牙祖科用口镜轻轻挤压,果然有脓液缓缓流出。对此,牙祖科建议老奶奶须去正规的口腔医院将病牙除掉,同时要多注意口腔卫生。 志愿者们除了在在广场上发放口腔知识宣传单,给百姓解释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宣传口腔预防知识外,还为老年人量血压,并教小朋友正确的刷牙方法,唱刷牙歌:“小牙刷,手中拿,我呀张开小嘴巴,刷左边,刷右边,上下里外都啊都刷刷,早上刷,晚上刷,刷得干净没蛀牙漱漱口,笑一笑,我的牙齿白啊白花花”。充满童趣的歌曲让对医生有恐惧心理的小朋友们放松下来,配合地用牙刷跟着小老师们学习,咧嘴大笑,露出白花花的小牙齿。 医民同乐,靖西的广场一时间充满欢声笑语,在志愿服务团成员的细致关怀下,群众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彩虹养老院敬老 爱与责任同行 20号中午,细雨稍歇,志愿服务团成员走进了彩虹养老院,为老人们送来夏日的徐徐清风和真切问候。 在这里,语言不通成了最大的交流障碍,养老院里的老人大多只会讲当地的方言,幸好随行的人员中还有靖西本地的同学和老师。他们充当临时翻译,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爱与温暖通过他们的翻译交流送达。 志愿服务团成员耐心聆听着老人们的话语,认真检查,并从专业角度给出建议,老人们听了都纷纷致以感谢。大家行动起来:为老人按摩、量血压、送上牙膏,祝福爷爷奶奶们拥有健康的口腔,身体健康,笑容一生绽放。 养老院里的老爷爷老奶奶们虽然年纪大了,听力下降,记性也不太好,有时候一个问题要问好多遍才听到,但都十分热情。每到一个房间,爷爷奶奶们都慈祥地对我们微笑,还用靖西方言问我们:“吃饭了没?来和我们一起吃呀。”快要离开的时候,大家都十分不舍,依依惜别。青丝与白发在此和谐融合,一张张青涩与慈祥的笑脸组成了最美的彩画。 20号下午,口腔医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启程返航。来时满怀激情,归时感触颇深。虽然时光短暂,志愿服务团成员与基层群众的情谊却愈发深厚,志愿者们遇见了朴实热情的当地群众,在为他们义诊、送上温暖的同时,志愿者们亦收获了许多的快乐。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此次实践也敦促每一位志愿服务团成员为成为一名良医而拼搏前进。 人民网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http://gx.people.com.cn/n2/2016/0822/c179430-28874954.html 义诊现场 大学生为老人测量血压
义诊结束后,实践团在靖西市彩虹养老院合影
实践团在荣代牙科集团参观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