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D】嘉宾介绍之十二:任延方
信息来源:文化宣传组、外语组 作者:文化宣传组、外语组 发布时间:2016-10-09
简介:任延方教授,现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与口腔医学院教授,他曾在中国、瑞典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接受专业的口腔教育培训。他于1998年在罗彻斯特伊斯特曼牙科中心完成住院医师培训。任教授致力于伊斯特曼口腔健康中心临床教育,曾获Iranpour优秀临床教育奖。任教授不仅是一位临床医生,还是一名教育家和研究者。他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牙科治疗、牙科材料、牙科种植、牙科健康服务以及牙科临床实验等多个方面。 任延方教授的演讲将于2016年10月26日下午13:30-14:00进行,敬请期待! 题目: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教育培养模式综述 摘要: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能够满足广大民众口腔健康需求的专业医疗人员。一个国家口腔教育系统的有效性体现在口腔健康在民众心中所占据的地位。从中国第二、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结果来看,中国的金融财富与口腔健康教育在1995年到2005年得到快速发展,但在这段时期内,人们口腔健康状况却总体下降。龋齿患病率高达98.4%,而补牙率却低达1.9%。成年人患牙结石的几率也高达97.3%,这意味着连牙病预防这样基本的口腔保健在中国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得到全国性开展。之所以出现这样糟糕的结果,主要是由于中国口腔卫生教育系统培养出的全科口腔医生和专科口腔医生比例不协调。口腔医学院校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均采用以学科为导向的课程,专注专业的轮转。由于口腔医学院校只有专科带教老师而没有全科带教老师,因此培养不出合格的全科口腔职业医师。作为一门学科,全科口腔医学在中国形同虚设,口腔保健员亦是名存实亡,这就造成了口腔疾病预防和基本保健缺乏的现状。为改善国民口腔健康,在本科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明确目标,实行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课程。全国口腔医疗队伍应由合格的全科口腔执业医师和口腔保健员组成,辅以少数的口腔医学专家。在此次演讲中,我将提出一个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教育概念框架,阐述口腔医学院校课程如何培养口腔医生,从而满足美国牙科认证委员会中规定的全科口腔医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